新闻动态

人文学院召开“科学技术史学科建设再出发”学术研讨会

日期:2018-09-26 9785

  2018年9月20日至21日,由中国科学院大学(以下简称“国科大”)和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主办,国科大人文学院承办的“科学技术史学科建设再出发”学术研讨会,在雁栖湖校区国际会议中心举办。湖光山色,秋高气爽,来自加拿大约克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数十所高校,中国气象局、国家天文台、故宫博物院等科研文博机构,以及科学出版社等出版机构的140余位嘉宾汇聚一堂,共商科学技术史学科建设,本校80余名科技史及相关专业的研究生也全程参会。

 

与会者合影

  中国科学院是我国专业科技史人才培养的主要发源地和重要机构,从1956年首次招收研究生至今已逾60年。1978年,国科大的前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北京)建立并恢复招收科学技术史专业的研究生,至今已连续招生40年。2015年以来,通过科教融合,科学技术史成为人文学院的重点建设学科,重组建立了科学技术史系、历史系、考古学与人类学系,成立了中国现代科学家研究中心、丝绸之路科学与文明中心和中国科学院院史研究中心等机构,国科大也是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秘书处的共建单位。

   2017年,清华大学成立了科学史系。据称,北京大学近期将成立科学史与医学史系。国内顶级大学的这些新动向以及其他相关机构的变化,被曾经担任过中国科技史学会理事长和国际科学技术史学会主席的著名科学史家刘钝教授称为中国科技史学界的“大动荡,大分化,大改组”。在这样的形势下,召开这一次主题为“科学技术史学科再出发”的学术研讨会显得非常及时。

张增一书记主持开幕式

  20日上午9时,人文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张增一教授主持了开幕式,国科大牛晓莉副校长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学校重视人文学科的发展,科学史在提升校园文化氛围方面效果显著。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理事长、人文学院常务副院长孙小淳教授先后致辞,热烈欢迎全国科学技术史学界同仁齐聚盛会。美国科学史学会主席,加拿大约克大学伯纳德·莱特曼(Bernard Lightman)教授介绍了美国科学史学界的情况,科学技术史系主任王扬宗教授介绍了发起会议的初衷和会议的组织工作。

国科大牛晓莉副校长致辞

人文学院常务副院长孙小淳教授致辞

美国科学史学会主席Bernard Lightman教授发言  

科学技术史系主任王扬宗教授发言

  此次会议共安排学术报告90余场,由科学技术史学科建设暨通史教学圆桌会议和四个分会场(中国古代科技与文明、中国科学院与近现代科学、西方科技史研究、科技考古学)组成(其中12场为大会报告),以及19—22日晚上安排的7场面向全校研究生的“明德讲堂”。

 

 一  学科建设及科技通史教学圆桌会议

  为推进我国科技史的研究、教学与人才培养,加强新时代科学技术史的学科建设,会议主办者组织圆桌会议,邀请了本学科主要培养单位的代表,深入探讨本学科当前面临的问题和机遇。圆桌会议包括“科技史研究与教学”和“学科建设”两个分组,共15场报告。

   学科建设组,刘钝教授以“科学史教育:40年的回顾与展望”为题,回忆1978年入学往事以及当年研究生同学的情况,;并再谈当前国内科学史队伍面临“大动荡大分化大改组”问题,指出认真落实“科教融合”有助于走出困境;王扬宗教授主要分析了最近40年来中科院科技史学位教育的情况,提出近二十年学位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建议采取有效措施,逐步有效解决,切实提升科技史教学的正规化程度。田松教授报告“科学史的坐标系”,探讨了科学史和自然辩证法两个学科的中美差异,以及相关学科的关系;同时科学史需要与世界史和环境史发生交叉、融合等观点。著名科技考古学家王昌燧教授发表了“科技考古学科发展的思考”的演讲,指出应加强学科体系的建设,注重方法创新和攻克重大科学问题,人才培养要重视成功率和成才率。青年学者陈正洪、张改珍的“气象科技史学科功能与学科建设探索”,介绍了近几年较为活跃的气象科技史方面的工作,作为大气科学二级学科的建设思路。高策教授“我国科技史学科话语体系建设”,归纳了学科面临的若干问题,并给出解决的建议。潜伟教授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科学技术史学科体系”,分析了学科建设的总体状况,提出要打破常规,从相近学科融合知识,整合力量。本组主持人关增建教授最后谈到学科评估的亲身经历,讨论学科评估对科技史学科发展的影响及相应对策;从科技史研究现状出发,思考如何提升研究质量,形成学科价值判断共识,为科技史学科健康发展奠定学术基础。

清华大学刘钝教授作报告 

国科大王昌燧教授作报告

   山西大学副校长高策教授作报告

北京科技大学潜伟教授作报告

  科技史研究与教学组,关增建教授就“通识教育中的科技史课程”主题进行了报告,着重谈到通识教育是当今大学教育的发展趋势,以及要实现通识教育的目标,必须对大学课程进行设计,以建立能够适应通识教育要求的课程体系。同时,对科技史课程在教学指导思想、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探讨诸方面都要进行针对性的改革。清华大学的吴国盛教授的“科史哲融合的意义”指出科技史学科发展必须与通识教育相结合,科技史界应借通识教育之机扩大影响、壮大自身。钮卫星教授介绍了“世界科学技术史”课程的目标和内容,从课程概述、先修课程、课程目标、适用对象、授课方式、课程内容、考核要求、课程资源等多个方面提出报告人的看法,并征求与会人员的意见和建议,以此来推进“世界科学技术史”课程指南的编写,从而为科学技术史学科的人才培养和学科发展夯实基础。接下来,沈志忠、刘兵、张大庆、郭世荣、汪前进等教授分别就“通识教材《世界农业文明史》编纂的缘起、内容与展望”、“面向非专业科学史学生的非典型科学史通史教学”、“当代科技史研究的问题与方法”、“晚清科学实验史研究与教学”、“《中国科技史古文选读》等课程教材设计刍议”做了细致而精彩的论述。

清华大学吴国盛教授作报告  

上海交通大学钮卫星教授作报告

北京大学医学部张大庆教授作报告

清华大学刘兵教授作报告

二、学科讨论分组会

  学科讨论分组会设中国古代科学与文明、中国科学院与中国近现代科学、西方科技史研究、科技考古学4个分会场。

  1. 中国古代科学与文明

  本组召集人为孙小淳教授,包括三个单元,分别由孙小淳教授、王思明教授和卜风贤教授主持,共21场报告(含4场大会报告)。

“中国古代科学与文明”分组会

南京农业大学王思明教授作报告

内蒙古师范大学郭世荣教授作报告

  孙小淳教授的“中国古代科学史:多学科的解读”为大会报告,提出古代科学史研究的社会学转向,新时期的中国古代科学史,当以多学科的视角进行考察。中山大学青年学者朱一文博士的大会报告“史料与方法:中国数学史研究的新思考”,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消解了长期存在于数学史研究中的内史与外史之争论,并在总结学界前贤研究的基础上展望中国数学史研究的前景与未来。李晓岑教授的大会报告“为迎接世界文化革命,需进行世界范围的百家争鸣”,各种关系到整个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严峻问题日益突出,展示了只有进行全世界范围的对话,才能最终找出全世界各民族共同关切的根本问题。钮卫星教授的大会报告“汉唐时期中外天文学交流与比较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对汉唐时期中外天文学交流与比较研究做一回顾,并对该领域各个方面可进一步开展的深入研究做一展望。分组会上,王思明教授的“世界农业中的中国与中国农业中的世界”,卜风贤教授的“中国灾害史研究的学科归属”,郭世荣教授的“汉字文化圈数学史研究的若干问题”,施威教授的“汉唐时期农业气象预报研究”,关瑜祯教授的“科学史视野下的早期文明比较研究——以中国和两河为例”等报告,都引发了热烈讨论。

  2. 中国科学院与中国近现代科学

  本组召集人为张藜教授,共安排13场报告,上半场由丁兆君副教授主持,下半场由王扬宗教授主持。

国科大李伯聪教授在“中国科学院与中国近现代科学”分组作报告

  张剑教授在题为“科学社团与学术独立:以中国科学社为中心的考察”大会报告中,分析并阐述了以中国科学社为代表的民国科学社团,未能结成统一联盟,成为规范政府强力的重要社会力量,也没有建立起民间学术社团与政府的正常互动关系的历史教训。王聪的大会报告以“中国科普史(1949—1966):科技工作者的地位与知识分子政策”为题,基于对新中国成立之初到“文革”之前这一时期科普史的调研,分三个阶段梳理了科普活动与知识分子政策,总结了科技工作者在当时科普体系中的地位。在分组会议上,李伯聪教授基于新著《中国近现代工程史纲》,谈到研究中的若干理论问题。小组报告还包括杨舰教授的“环境科学在中国社会兴起的若干要素”,丁兆君副教授的“超导研究在中国”,刘晓教授的“国际科学组织的中国角色”,王佳楠博士的“海南岛热带农业近现代化的发端”,熊卫民教授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三次崛起”等,不同观点展开交锋。

   3. 西方科技史研究

  本组召集人为袁江洋教授,会场分为数理科学史、科学的翻译与移植、博物学和生命科学史、科学社会史等4个单元,分别由柯遵科、苏湛、王骏、袁江洋主持,共22个报告。

“西方科技史研究”分组会

莱特曼教授的大会报告“Reflections on the History of Science: The Past, The Present, and Possible Future”,通过回顾科技史学科的过去和现在,预测未来发展的轨迹。他讲述了编辑ISIS期刊的经历,谈到1980年代从内在论(Internalism)到语境论(Contextualism)的转向,以及对“全球科学史”日益增长的兴趣。袁江洋的大会报告“科学-文明史:重审萨顿论题”,回顾了科学进步观点争论,借鉴当代经济史的研究方法,提出通过思想史,实现人类文化的汇聚和整合。本组报告还有聂馥玲教授的“法布尔《昆虫记》在中国”,苏湛副教授的“19世纪电磁学研究中的本体论追问和方法论分歧”,万兆元博士的“牛顿《原理》在中国的翻译与传播(1859—2008)” 白欣教授的“日本物理学家——中谷宇吉郎”,王骏教授的“史密森学会早期史探寻”,以及刘立教授的“中国科技史(科技哲学)国际学术论文的发展状态、问题及前瞻”等。

刘立教授作分组报告  

 

袁江洋教授作大会报告 

4. 科技考古学

本组召集人为杨益民教授,包括10个报告。

  

中国社科院考古所郭物教授的题为“一个考古学家对科技考古及科技史研究的期待”的大会报告,对科技考古以及科技史研究的历史及现状的做了分析与梳理,并对科技考古以及科技史研究的目的、方法和方向的一些期待和预测。杨益民教授的“蛋白质组学在考古中的应用”大会报告,从动物组织遗存的种属鉴定、动物制品的分析、植物制品的分析和微生物等四个方面简要介绍蛋白质组学在考古中的应用。在分组会议报告的有:周卫荣教授的“科技史与科技考古卅余载感悟”,崔剑锋教授的“中国古代化学史研究和科技考古学的关系”,温睿教授的“青花瓷与14世纪全球化进程”,朱铁权教授的“南海I号出水陶瓷表面凝结物软化技术研究”,董广辉教授的“丝路东段新石器晚期至青铜时代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蒋洪恩教授的“南昌西汉海昏侯刘贺墓陵园植物重建”,凡小盼研究员的“重庆余家坝遗址出土战国青铜兵器腐蚀产物的无损分析”,以及罗武干副教授“关于早期砷铜之路的思考”等精彩报告。

中国社会科学院郭物研究员    

国科大杨益民教授 

 

三、明德讲堂

  本次会议还分别在19—22日连续四天晚上安排了7场面向全校研究生的“明德讲堂”讲座,分别是:   

  关增建教授的“科学是怎么产生的:兼论科学起源的社会背景”;   

  北京师范大学田松教授的“长寿的科学迷思——从端粒、端粒酶到TA65的科技产业污废链”;

  莱特曼教授的“Popular Science Periodicals and the Public Sphere After Darwin”;

  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张剑教授的“学术、学潮与政治――郭任远在复旦”;

  北京大学夏正楷教授的“华夏文明起源的环境背景”;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李晓岑教授的“传统工艺调查的方法和意义——以民间手工造纸为例”;

  曹聪教授的“中国科技创新的人才挑战”。

  这些讲座丰富了校园的人文气息,引发热烈响应,现场座无虚席,不得不开设多个分场地,仅19日关增建教授的讲座,注册学生即超过千人。

 

关增建教授在明德讲堂做报告

曹聪教授在明德讲堂报告后回答同学们的提问

  这次会议的主题是新形势下的科技史学科建设再出发,与会专家也就科技史教学特别是科技通史的教学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会议日程安排紧密,经过两天高强度的学术交流,来自全国许多著名科技史专家和不少青年才俊发表了许多真知灼见。与会专家的种种新知新见,给予国科大重新整合新出发的科技史教学和研究以很好的教益和启发,同时也必定会促进我国当前的科技史学科建设。今天我们在雁栖湖“再出发”,也期待在不久的将来在雁栖湖畔“再聚首”。